*入圍隊伍排名不分先後
小學組
參賽學校 | 組員名單 | |||
---|---|---|---|---|
九龍塘學校(小學部) | 徐子汀 | |||
九龍塘學校(小學部) | 梁牧之 | |||
九龍塘學校(小學部) | 禚卜一 | 張藝馨 | 梁靖 | |
中華基督教會何福堂小學 | 林欣婷 | 梁鈞垚 | 葉凱澄 | 陸凱兒 |
秀茂坪天主教小學 | 蘇小棋 | |||
秀茂坪天主教小學 | 龐雅萌 | |||
秀茂坪天主教小學 | 李珮瑤 | |||
秀茂坪天主教小學 | 林凱馨 | |||
秀茂坪天主教小學 | 吳冰冰 | |||
東莞工商總會張煌偉小學 | 鄭耀相 | |||
油麻地天主教小學 | 蕭仕元 | |||
英皇書院同學會小學第二校 | 周正楠 | |||
啟基學校 | 李心瀅 | |||
基督教香港信義會禾輋信義學校 | 趙文曦 | |||
圓玄學院陳國超興德小學 | 盧曉虹 | |||
慈航學校 | 陳啟揚 | |||
聖公會青衣邨何澤芸小學 | 周泳希 | 趙柏滔 | 朱珺澄 | 黃若喬 |
農圃道官立小學 | 歐泳蕎 | |||
農圃道官立小學 | 尹子菡 | |||
農圃道官立小學 | 歐啟霖 | |||
僑港伍氏宗親會伍時暢紀念學校 | 麥芻 | |||
滬江小學 | 王樂希 | |||
樂華天主教小學 | 劉心賢 | |||
樂華天主教小學 | 劉尚禮 | |||
樂華天主教小學 | 陳鍥潼 | 陳梓瑤 | 吳雨璇 |
初中組
參賽學校 | 組員名單 | |||
---|---|---|---|---|
文理書院 (九龍) | 譚文慧 | 黃梓琪 | 許慧怡 | |
伊利沙伯中學舊生會湯國華中學 | 吳美瑩 | |||
庇理羅士女子中學 | 黃嘉文 | 鄺鈺琳 | ||
拔萃女書院 | 方幗忻 | 蔣含章 | 黎紫晞 | 林沛穎 |
拔萃女書院 | 卓念恩 | 徐卓盈 | 鍾翠桐 | 鍾郗芠 |
拔萃女書院 | 余嘉晞 | |||
拔萃女書院 | 高曉琳 | 麥善家 | ||
東華三院李嘉誠中學 | 歐星悅 | 劉軒宇 | ||
保良局羅氏基金中學 | 謝己正 | |||
英華書院 | 謝日曦 | |||
浸會大學附屬學校王錦輝中小學 | 羅可遊 | 郭雅婷 | 廖心喬 | 李昕樺 |
浸會大學附屬學校王錦輝中小學 | 張展華 | |||
華英中學 | 蔡謹楠 | |||
順德聯誼總會李兆基中學 | 徐朗慇 | |||
聖芳濟各書院 | 鍾倩婷 | 陸愷澄 | ||
聖芳濟各書院 | 譚欣彤 | 羅柏鈞 | ||
聖若瑟書院 | 王竣顥 | |||
聖羅撒書院 | 鄭詠瞳 | |||
廖寶珊紀念書院 | 趙家毅 | |||
廖寶珊紀念書院 | 劉錦滢 | |||
廖寶珊紀念書院 | 鍾泳姿 | |||
廖寶珊紀念書院 | 陳銘恩 | |||
德望學校 | 曾頌如 | |||
樂善堂余近卿中學 | 黃家賢 | |||
寶血女子中學 | 羅婧蕎 | 莊曉晴 |
高中組
參賽學校 | 組員名單 | |||
---|---|---|---|---|
元朗商會中學 | 陳芷琳 | 區穎思 | 陳茗沁 | |
天主教南華中學 | 葉翠蓮 | |||
天主教南華中學 | 蔡綺靜 | |||
佛教大雄中學 | 李心僖 | |||
佛教大雄中學 | 黃茹怡 | |||
佛教大雄中學 | 陳可琳 | |||
佛教大雄中學 | 楊心怡 | |||
佛教大雄中學 | 楊淑華 | |||
佛教何南金中學 | 黄思瑩 | |||
李求恩紀念中學 | 文嘉蔚 | |||
李求恩紀念中學 | 李佩思 | |||
東涌天主教學校 | 王嘉怡 | |||
東華三院李嘉誠中學 | 黃欣彤 | |||
荃灣公立何傳耀紀念中學 | 吳藍星 | 王語嫣 | ||
華英中學 | 黃祖僖 | |||
華英中學 | 孔詠欣 | |||
圓玄學院妙法寺內明陳呂重德紀念中學 | 何秀雯 | |||
新界鄉議局元朗區中學 | 陳嘉怡 | |||
筲箕灣東官立中學 | 鄧樂瑩 | |||
廖寶珊紀念書院 | 陳雨虹 | |||
瑪利灣學校 | 徐寶樹 | 陳羽僮 | 余卓欣 | |
德望學校 | 蔡嘉盈 | 鄺貝怡 | ||
德望學校 | 謝雅芠 | |||
樂善堂余近卿中學 | 周凱盈 | |||
賽馬會萬鈞毅智書院 | 丁紫蕎 | 陳筱韻 | 張嘉誼 | 馬晧文 |
鼓勵學生以資訊科技結合中國歷史學習,以活潑、具創意的通訊程式表情圖像介紹不同的歷史人物或故事,配合積極、正面的勉勵文字,宣揚正面的態度及價值觀;
透過活動提高學生學習中國歷史及中華文化的興趣,並培養其自主學習和電子學習的能力。
1. 小學組 (全港小學生)
2. 初中組 (全港初中學生)
3. 高中組 (全港高中學生)
1. 切合比賽主題及史實 |
20% |
2. 表達技巧 |
20% |
3. 創意程度 |
20% |
4. 製作技巧 |
20% |
5. 整體可觀性 |
20% |
小學組 |
初中組 |
高中組 |
|
冠軍 |
$2500獎學金/書劵、獎盃及證書 |
$2500獎學金/書劵、獎盃及證書 |
$2500獎學金/書劵、獎盃及證書 |
亞軍 |
$1500獎學金/書劵、獎盃及證書 |
$1500獎學金/書劵、獎盃及證書 |
$1500獎學金/書劵、獎盃及證書 |
季軍 |
$1000獎學金/書劵、獎盃及證書 |
$1000獎學金/書劵、獎盃及證書 |
$1000獎學金/書劵、獎盃及證書 |
優異 |
獎盃及證書 |
獎盃及證書 |
獎盃及證書 |
傑出作品獎 |
證書 |
證書 |
證書 |
最積極參與學校大獎 |
獎盃及證書 |
獎盃及證書 |
獎盃及證書 |
作品須於網上遞交。
作品必須為原創,並且從未發表或參加任何比賽。
參賽隊伍必須確保擁有作品圖像內容的知識產權。如有任何獲授權採用之畫像,必須於參賽作品中註明。任何形式的抄襲將會被取消比賽資格。參賽作品因並非原創而抵觸任何有關版權法例或引起任何索償,將由有關參賽者負責,主辦單位一概不負任何責任。
各中學或小學的參賽隊伍數目不限,學生可以個人或小組(最多四人)參與比賽。
參賽隊伍須以一位歷史人物或一件歷史故事為中心,設計一組共四款的靜態貼圖,每款貼圖須由圖畫及文字(正面價值觀及/或鼓勵字句)組合而成,文字須為中文及/或英文,可在通訊程式進行日常溝通時使用。貼圖不得重複、使用電腦軟件上的美工圖案及採用自拍圖像。參賽隊伍並需提交不多於300字(標點符號計算在內)的作品簡介,闡述設計概念。截止日期後提交的作品將不予考慮。
參賽作品可採用任何電子繪畫工具,例如:電腦軟件或流動應用程式等。
每款貼圖尺寸須不大於512×512像素(貼圖開檔尺寸為512×512像素,而圖案最大則為480×480像素),圖像背景必須為透明。每款貼圖檔案大小不可超過100KB,並使用PNG格式。得獎者將被要求提供參賽作品原始檔。
所有得獎作品之版權均為主辦單位所有,主辦機構有權使用、修改、發放作品,以作教育及非牟利用途。
主辦單位保留一切參賽資格及比賽結果的最終決定權。
教育局將會甄選入圍作品,製作成中國歷史科多媒體教學資源。
教育局擁有重新命名成及修改參賽作品的權利;並保留使用得獎作品於任何非牟利的媒體展覽、出版書刊及宣傳的一切權利,而無需繳付任何專利權費用(或任何利益)予得獎者或參賽者。
工作坊 日期:2022年11月5日 [工作坊報名] |
比賽報名: 截止遞交作品日期:2023年2月24日 (需Gmail帳號登入才能上傳檔案) | 頒獎禮 2023年6月26日,詳情將以電郵通知 |